语言切换
首页
园区动态
园区活动

布楚老刘 | 没有普世关怀的艺术,不可能伟大

2019-05-16


2019年4月18日-5月18日,“梦·创未来”云堡未来市公共艺术展揭开神秘的面纱。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1组艺术家,掀起了上海2019春季第一波艺术先锋新浪潮。我们对每一位艺术家进行了专访,希望我们对他们的作品不会只停留在观看和互动上,有时候,我们需要与艺术家站在一起,共同直视人心,仰望星空。






 01 

没有普世关怀的艺术,不可能伟大


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材,地上铺满运动垫子……走进布楚老刘的工作室,你会有种到了健身房的错觉。热爱运动,热爱生命,曾经体重超标的布楚老刘,减掉了三十多斤的负担,同时也减少了精神的负担,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是他的最佳状态。已然自洽的布楚老刘十分健谈,而且有一种平和的理性,对很多宏观的问题,都能够逻辑清晰,精准表达深刻的核心,这是艺术家中很少见到的。所以原定一个小时的采访不知不觉延长到了三个小时。布楚老刘关心这个社会的整体进步,而且他会主动跟20-35岁之间的年轻人相往,他认为世界的动向是通过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反映。从某种程度来说,布梦老刘更像一个社会研究者,只不过他表达的工具是艺术,因此,作为艺术家的布楚老刘最希望保留对生活的感知力和艺术的创造力,关于艺术的未来,布楚老刘认为“生活中的每个你,都有可能是艺术家。”



湖南长沙人,在上海学习、生活、从事艺术创作近3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居上海。独立艺术家、业余策展人、艺术评论人、徒手健身国际认证教练。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雕塑委员会会员。




 02 

当艺术邂逅梦想与未来


Q:能否谈谈此次参展作品文化史1作理念?

A:《文化史1》是一个影像作品,不是指录像,是我再现的一个雕塑作品的构思。因为没有独立的空间去放置它,所以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留存。当然,它现在本身就是一件二维平面作品。作品里的航空母舰是用书来搭建的,海水全部都是用废报纸构成。我创作这个作品的主要念头,是对人类的思想和自身未来方向的质疑。


Q:质疑人类思想的哪个方面?

A:关于我们人类怎么走向美好,怎么探索构造更美好的人类社会啊,怎么样更健全、可持续的发展啊等等,人类的思想史在整体上似乎都指引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但实际情况又是,我们又制造了很多对人类自我的威胁。我的质疑是:作为唯一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无法以离开社会而存活的动物,我们何以创造了这么一个违背我们普遍人性愿景的社会?


Q:您认为人性是善还是恶?

A:应该是恶的。凡生命体,就有本能生存的欲望,没有生存欲望的东西就不会是生命体。但本能欲望本身并没有错,恶的是人类用主观意识把本能欲望无限膨胀,从而升级为贪婪。动物则只用本能欲望来保障自己活着就够了。


Q:认为艺术是什么

A: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用艺术手段来进行表达的本能,比如我们走在路上哼着自己编的歌曲,或蹲着时无意识地用手在地上画个圆圈什么的。艺术并不是专属于被称为艺术家的专利,它隐蔽在每一个人的好奇和探索心里。艺术可能有很多解释,但它的共性应该是以创造性为主的。这也是艺术家为什么要不断地探索艺术的形式和手段的原因吧。


Q:您认为什么是创造力?

A:前面说过,艺术不是那些被称为艺术家专属的东西。艺术是人所专属的东西。乔布斯就艺术家之一,马云也是艺术家之一,他们创造了改变人们观念或认知的产品和社会购买形态那些由他们创造的东西脑洞比很多艺术家开得还要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如今的艺术家,在整体上有点过于层化感知和思维方式仍呆在“艺术”里。而现实社会常常是:人们在不同的领域、地点、时间里,创造出各种之前闻所未闻的新奇事物。我认为的创造力,是由好奇心、冲破旧有框架的勇气、为未来构建新物种的能力构成的。换句话说:从0到1的能力,就是创造力。


Q:您认为杜尚的作品有创造性吗?

A:当然,他的作品是典型的创造性作品。杜尚解放了艺术这个概念,他使“艺术”这个概念不仅从绘画和雕塑这种传统手段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让艺术从专属于艺术家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他让人们开始感知一切万物都和艺术紧密关联。现在的艺术之所以如此宽广,都来自于杜尚的启发和贡献。


Q:很多人说艺术家都是梦想家,您怎么看?

A:这应该是艺术家向外界呈现的一种状态吧。从“梦想家”的字面意思来讲,艺术家确实更像是梦想家。因为艺术家大概是最擅长坐而论道论艺论未来的群体吧;如果“梦想家”是指规划一个要实现的未来,那和前述一样,人人都是梦想家,并且,可能非艺术家们实现梦想的能力比艺术家的概率高些。


Q:您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去做些什么?

A: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是根据作品以及自己当时的状态来随机行动的。当然,有些基本的流程是通用的。由于我长期是把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都融在工作室里的,所以渐渐并无创作时该怎样生活时又该怎样的区别。实际上,后来更多的艺术创作想法,是从生活里自然流出来的。不过,我会尽量去避免作品性质上的雷同,更愿意去抽象地捕捉时代变化中的某种催产素,因为是它在构成我们感知的空间、场景、情绪和认知。由此,我常常通过两种方式去了解这个世界:一是观察20-35岁的人,从他们的动态中领略时代的朝气和风向。时代往往是由他们这波人最先感知后再来演绎的。我们身处于这个时代,不能掉在“我们那个时候”的陷阱里;第二是去了解人类有什么新的思维方法出现,这可以让你获得新的思维视角,以避免自己的头脑被单向度的思维困住。


Q:您如何看待大家期望的“诗和远方”?

A:诗和远方,如果只是按字面上的浪漫去行动的话,大概会越浪漫越让人忘却在生活中应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每个人都有诗和远方,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刻度尺去丈量。有的在内部,有的在外部;有的在心灵,有的在事物中。


Q:您觉得艺术需要创造性,但是有些人认为艺术是一种语言,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A:多数情况下,艺术是被当成语言使用的。表达需要内容,内容关乎思想、情感、情节,而思想、情感、情节,是最能够与观众形成连接的。这大概就是艺术容易被作为语言使用的底层原因之一吧。但需要提醒的是,艺术如果过多的作为语言使用,它创造性方面就会减弱,甚至被忘记。因此两者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艺术的创造性也是通过作品来表达的,但此“表达”非彼表达,它更多的是展现艺术的创造性而非通过描绘情节去诉说思想和流泄情绪。



                             

 03 

参展作品

文化史1/装置概念摄影


《文化史1》是件3D影像作品,是布楚老刘从一件预计要做的装置性雕塑作品中转换而来。它是由无数本书和镙纹钢扣卡而构成的一艘航空母舰,海洋则是由废报纸组成的。这艘巨型摧毁性的战争机器,与代表人类思想、智慧的书籍,构成了布楚老刘对人类思想的质疑。该作品原计划是在一个20×20米(400平方米)的封闭性暗空间里完成,最终因缺少空间而将其转化成了一件影像作品。




 04 

关于我们的诞生


2019年初,专业策展人苏冰遇到了艺术百代跨界艺术平台艺术总监刘子惠,他们认为,未经雕琢的云堡未来市为公共艺术的导入性和对话性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办一场高规格的公共艺术展吧!合作意向很快得到了云堡未来市的认同。作为一个即将破壳而出的地标性文创园区,公共艺术本身也将会是园区的一部分。经过4个多月的筹备,2019年4月18日,“梦·创未来”2019云堡未来市公共艺术展盛大开幕,艺术展上近100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行为、新媒体、影像、肢体剧场、现场即兴等多元艺术形式,呈现了当代艺术的群像。



[展览时间]

2019年4月18日~5月18日

10:00AM~5:00PM 

[展览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王家厍路885号



上一篇:徐正宏 | 憧憬未来,内心才有力量
下一篇:沈也 | 艺术需要思考,也必须思考
合作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创作基地 上海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纪录片人才孵化基地 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平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大学生影视实训基地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30231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