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放假啦
今年难得放四天超长长长长假
宅男宅女们可以出来放风啦
去哪里浪是个问题
但去这里绝对没问题
↓↓↓
2019年4月18日 -5月18日
上海松江·云堡未来市
一场以「梦·创未来」为主题的
国际公共艺术展
正当红
云堡未来市2019国际公共艺术展展览现场
此次国际公共艺术展分为了LOFT秀场空间、内院公共艺术区和V型展厅三大区域,展览规模盛大,邀请了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乌克兰等国内外31组艺术家参展,艺术家们通过绘画、雕塑、装置、行为表演、新媒体、影像艺术、肢体剧场、现场即兴创作等多元艺术形式,非常适合同学聚会、闺蜜见面,最重要的是——提升情侣约会品味~
表演艺术家在艺术展开幕式现场进行特邀表演
这个艺术展作品丰富、国际化、互动多
超有范!
每件作品都可以是网红打卡点
带你先来逛一圈!
LOFT秀场空间
层高14米的LOFT秀场空间聚集了六组艺术家的大型作品。最先看到的是地面上布满了书法墨迹,足有1200平方米,这是跨媒体艺术家朱敬一的南门书法作品《未来书》。他写的是《三体》中最经典的20段文字语录,想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想象。
朱敬一书法作品《未来书》
Loft秀场空中悬挂的是艺术家蒋乃骏的微喷作品《乱码山水》,他的作品将乱码符号与传统山水元素结合,产生新的美学效果。
蒋乃骏作品《乱码山水》
如果你不认真看,小心撞墙。在LOFT空间墙上,有一束永恒的光和一扇虚拟的门,这是艺术家黄赛峰的装置作品《意外空间·虚拟景观》,他试图在真实空间内重建一个记忆中的虚拟空间,以替代前者的功能,营造视觉上的真实感。你可以试着去找到它。
黄赛峰作品《意外空间·虚拟景观》
听过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吗?你可以在这里看到。艺术家陈丹阳善用独特的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式展示一种理性的狂喜,作品《巴赫平均律》系列是艺术家与巴赫共通的自我表达。
陈丹阳《巴赫平均律》系列
在开展当天,很多观众参与了一件作品的创作,这件行为绘画作品是艺术家倪卫华的《追痕》。在Loft空间原始粗糙的墙面上,运用边缘描摹和反衬画法对人为和自然形成的痕迹进行强化和凸显处理,形成类似“波普”的图像形式。
倪卫华现场创作《追痕》
在半室外走廊,玻璃艺术家秦岭的装置作品《与光同行》,把整条通道变成了层层叠叠五彩斑斓的梦幻空间,变成了展览中时尚人士的打卡点。
秦岭装置作品《与光同行》,观者纷纷合影留念
V型展厅1楼
跨界艺术家李海滔的纸本水墨作品《视觉的隐喻》已经进行了衍生品设计,现场原作与衍生品同时展出,体现了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李海滔作品《视觉的隐喻》系列
“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启迪胜于描绘。绘画让我们看到本来看不到的东西,那是图像背后的真实,艺术是人实现自由的途径。作品在表现中将形、色、线条和空间等自由发挥,黑白两色使其回归到最纯粹、最本质的表现形式。”李海滔在介绍自己作品的时候这样说道。
李海滔《视觉的隐喻》跨界设计
当你遇到下面这件作品,建议你一定保持距离。这是日本艺术家吉元烨子用上千根红色小木棍,耗时六天搭建的装置作品《事象地平线》,既脆弱又坚固,能感受到一股温柔的力量,如果你不小心碰散了,那你就只有花钱买下它了。
吉元烨子【日】装置作品《事象地平线》
看到这么酷的字了吗?这是哥特书法。艺术家陈焘以“未来”为主题用线条与花纹的变化书写他对未来的期望。
陈焘作品《未来进行时》
看到了吗,这是最标准的艺术范打卡照。很多观众都会想要伸手摸一摸这件“流淌”的作品,德国艺术家Roland Darjes渴望接触中国文化,这件装置《象水一样》是Roland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理解。
Roland Darjes【德】装置作品《象水一样》
作为整个艺术展的独立单元,“ 贪生艺术季”的艺术家们带来的作品更像是一种他们努力追逐的生活方式的呈现:“贪婪地生活,生猛且快活”。“生活需要艺术性,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好奇心,去感受、去亲近、去喜欢生活。”贪生艺术季的创始人之一,艺术家张啊啦说。
贪生艺术季特别单元,展览现场
张啊啦作品《中得心源》
曹唯作品《理想主义者》
良亮人作品《游园惊梦》
唐铭作品《春雷》
李喆作品《竹之幻》1
MUNKH-ERDENE Munkhzorig【蒙古】作品《自由》
周仰作品《想象的遗址》系列之一
施政作品《宇宙人》
麻进作品《百姓:临摹“姓氏图腾”》
Redic【美】作品《中国王座系列》之一
Julie S.【乌克兰】在《与光同行》装置旁的行为艺术
贪生艺术季艺术家们
V型展厅2楼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爱”字,它每一个金色部件都是在石块上反复上漆,然后取出石块,留下大漆的石头肌理,再拼贴成一个巨型的“爱”字。艺术家沈也希望用大漆工艺的永恒和以金色为符号的物质社会,对爱的冲击引起反思。
沈也作品《爱》
如果整个白色空间布满黑色的回旋线条,你感觉如何?艺术家王帅行为绘画《三万线》已经延续了数年,是对生命三万天的美好祝愿,也是对独立品格人生线完成的唯一诠释。
王帅作品《三万线》
意大利艺术家Salvo Pastorello创作的三维绘画,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场景,人们匆匆忙忙,非常渺小。
SALVO PASTORELLO【意】《人来人往》系列
每个人都在生活,但只有艺术家能把生活变成艺术。对于艺术家杨逸骋而言,他希望能用画笔记录自己经历的事情,提醒人们珍视生活。
杨逸骋作品《游记系列》
杨逸骋作品《夜访二陆草堂》
这里又是一个打卡点。当窗外的9号线经过的时候,你就可以追忆过往了。这是艺术家蔡勇的即兴创作,他多年来在各种艺术领域之间跨界修炼,让他的创作非常灵动。
蔡勇作品《逐格•前行》
这个园子是用布做的,作为夫妻,艺术家计文于×朱卫兵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把被城市覆盖的美好居住形式带回人们的记忆。当你从迂回的园林中走出来的时候,就能体验到江南人文的百折千回。
计文于×朱卫兵的布艺装置《园林》
这不是一张照片,而是一个巨型装置作品的3D图,光建模,这张图就花了很长的时间。如果要实施成一件四米长的雕塑作品,时间和空间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布楚老刘的装置概念图《文化史1》,无数本书搭建成了航空母舰,沉入水底,代表人类文明面临的一次集体更新。
布楚老刘作品《文化史1》
马良是一个脑子里装满了奇思妙想的艺术家,新颖的拍摄手法,隔世空间的搭配,鲜明的色调运用,把一些只能在画布上展现出来的东西和现实有机结合,有点无厘头也有点酷。
马良作品《邮差系列》&《禁忌之书系列》
艺术家毛唯辛涉足当代油画、水墨、影像、装置、行为等多种媒介,他是鱼羊鲜艺术小组发起人之一。他的作品虚虚实实,变幻莫测。
毛唯辛作品《至日之诗系列》
毛唯辛作品《独角兽》
艺术家徐正宏的作品《分割线系列之一》,传达胸中或脑中钉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未必求字,而是可能飘失,越是钉牢越是示意飘走。而《霉变系列之一》则是表达了滋生出的霉菌,被吞食后变得模糊不清的异化物,象征失去意义后的空洞。
徐正宏作品《分割线系列之一》
徐正宏作品《霉变系列之一》
你只有凑近看,才会发现这些砖块是老建筑材料。当它们和现代材料镶嵌在一起的时候,有些怪异又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艺术家王春晓的这组作品《建筑DNA》静静地放在那里,像无声的诉说。
王春晓作品《建筑DNA》
艺术家陈剑生的大型雕塑《空中之城》和《飞行器》的黑色钢铁肌理,冷峻的质感在白色的空间十分醒目,充满了未来感。
陈剑生大型雕塑《飞行器》(左)《空中之城》(右)
如果你听到展厅中有很多人发出的各种声音,请保持敏锐。这是艺术家毛唯辛x计文于的声音装置《抽屉的隐喻》,在无数个小抽屉开关之间发出不同的声音,创造性地重塑了人的听觉和视觉经验,非常适合拍小视频发朋友圈。
参观者在感受声音装置《抽屉的隐喻》
毛唯辛x计文于声音装置《抽屉的隐喻》
跨媒介艺术家顾奔驰的装置作品《莫比乌斯》是用上千根色彩纤维在空间中构架了一个莫比乌斯三角形的红色世界,线与线之间的缠绕和穿插,隐喻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交织的复杂关系。
顾奔驰装置作品《莫比乌斯》
这个黑色的装置不容易看懂,这是艺术家沈之的装置《变态》,意思是变换形态,用他搜取的网络数据从抽象的形式转化成具像的实体,让人能看到记录着我们人生痕迹的数据。
沈之装置作品《变态》
法国艺术家Luc Barrovecchio的作品《英式法语》贴满了整个空间,在关于文化、科技、经济的法语报道上覆盖了大大的英语标语,艺术家想提示人们,全世界都在学英语的现象让丰富多样的文化正在趋于单一。
LUC BARROVECCHIO【法】作品《英式法语》
内院公共艺术区
在露天空间,青年艺术家曹昌禹用丰富的色彩涂鸦出“未来”和“future”两组酷炫的大字,给展览现场增加了青春的氛围。
曹昌禹作品《future》
看到这个充气滑梯,你完全可以爬上去滑下来,不过当你绕到侧面的时候,就会发现艺术家的奇思妙想。艺术家麻进的《国民话题》充气滑梯装置,采用了他一贯的立体字手法。
麻进作品《国民话题》
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美国艺术家Marc Leuthold和青年教师王艺贤联合学生们用金色和红色两种颜料,在雪佛兰车身上进行彩绘创作,工业的精准和手绘的随性结合出一种鲜明的时尚感。
彩绘雪佛兰汽车在艺术展现场
梦·创未来
2019云堡未来市国际公共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19年4月18日~5月18日
10:00AM~5:00PM
[展览地址]
云堡未来市
上海松江·洞泾镇王家库885弄
关于我们
云堡未来市是一个为青年人提供创设未来、面向市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同时为广大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社会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预计今年年底,建设完工的云堡未来市将正式对外开园,园区业态覆盖影视演艺、艺术博览、文创市集、原创设计四大区块,并由智慧服务平台为四大区块提供全方位支撑。届时,云堡未来市的出现,将为上海再添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创城市新地标!